湖南工程審計的重點在哪里?
一、業務約定書簽定后,在進場前的準備工作
業務約定書簽好后,先不要急著進場進行現場審計,對于重要審計項目,應做好進場前的準備工作。
可能遇到的問題:一般企業委托后,就會比較急著催事務所快點進行,以便早日拿到報告。對這樣的要求,我們一方面可以給企業做工作,告訴他們,第一,我們會盡量快點出報告。第二,為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也不能一味的求快。否則短時間內有些問題可能發現不了,降低了審計的質量。
為給客戶一個交待,我們也可以先派項目組的成員進場進行工作,而項目負責人可以在場外進行他在進前的工作,進場前的準備工作不能時間太長,一天時間應該差不多了。進場前需進行哪些準備工作呢?
1、了解所要審計企業的背景、行業及其經營情況,從側面了解被審計人員的情況。
2、制定審計計劃,確定審計小組成員。
3、初步制定審計期限、審計的重點內容。
4、做好進行審計記錄的準備,包括:在審計前與企業人員的接觸時的感覺,談話的內容,通過對企業相關了解的記錄,與企業內部人士聊天的記錄。
將被審計公司應提供的資料清單給被審公司。(區別年審資料清單,應單獨制)
應引起注意的事項:
在安排小組成員時,第一,要請有相關經驗的同事,第二,要求該成員有與被審計企業所處行業的相關知識。如果大部分成員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與知識,應請有經驗或相關知識的同事先在所里講講。另外,要多做筆錄,即與被審計單位人員接觸時的談話記錄。注意發現企業內部人員談話時可能引起注意的問題。因為如果企業存在哪些問題,有時候,賬面上可能看不出來,但是,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不同于年審,所以,一定從多方面入手,保持警覺與清醒,抓住蛛絲馬跡,發現問題,查清楚問題。
二、審計的內容
基本內容為:
1、資產效益、負債、損益的真實性。
2、成本、利潤核算的合規性。
3、關聯企業的經濟往來狀況及雙方往來的合規性。
4、資產保值增值情況。
5、任期內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
重點應關注的審計內容:
1、上任時公司的財務狀況。
2、任期內財務收支合規、合法、真實性。
3、任期內凈資產的增減。
4、任期內各項指標的達成情況及分析。
5、任期內重大的經營決策。
6、任期內重大的法律訴訟及擔保、涉及稅務等事項。
7、任期內各項管理制度的建設健全及執行情況。
8、有無損失、浪費、資產流失情況。
9、有無遺留問題,其具體情況及對財務的影響。
三、為完成以上審計內容,我們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
1、確認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是工作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對于應該調整的事項,一定要進行調整。按調整后的報表(財務數據)發表審計意見。如:收入的確認。實現多少利潤等。(例如:某集團公司委托對子公司經理的離任進行審計,賬面實現5000萬的利潤,凈資產9000萬,審計發現,費用中有800萬是為集團公司支付的接待費,另外,該公司還存在已經實現銷售,但未結轉到收入中的銷售收入3000萬元(該銷售確定能收回貨款,且產權手續在辦理中);在已經歸還的長期借款中有1200萬元為歸還集團公司的借款,該項借款是集團公司將其另外的下屬公司的固定資產轉給該公司,并內部定價1200萬元所形成的。那么,在評價該公司的利潤時,我們就不能按賬面的5000萬,而是8800萬(應該把3800萬元也應該算在內。)因為這些都是該公司總經理任期內工作所實現的。
2、在確認成本費用的合規性上,也要求我們特別注意。
第一,要熟悉該企業所處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查清該企業經理在任期內有沒有違反法律的事項。
第二,若是獨立的公司要取得該公司的管理制度,章程,財務制度、財務授權制度。若是集團公司還應取得其母公司對下屬公司財務管理制度,或是母公司對于財務管理方面的補充規定、發放的文件等。特別注意查清該總經理任期內有沒有違反公司內部的管理制度,有沒有超越權限審批、是否有違反規定報銷、違規將公司財產借貸給他人、抵押、有沒有違反集團公司規定與關聯公司拆借款項等事項。
3、關聯企業的經濟狀況及雙方往來情況。這一點也要特別引起注意,第一,要關注有沒有與關聯企業進行轉讓定價逃避納稅行為。第二,要關注與關聯企業往來合不合集團公司對關聯企業間業務往來的規定。第三,要注意利用關聯企業進行調節利潤。第四,要特別關注,有沒有以關聯企業的名義進行其他違法違規的行為。
4、要查清以上問題,要多方了解,查證,不能僅停留在表面。無論憑證多少,都要認真查看原始憑證。同時也多聽取被審計企業的員工的意見或是從談話中了解是否該公司領導存在問題。
5、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是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指標。也是離任審計中涉及被審計人員績效的敏感問題,對此一定要把數字確認準確。該調整的,要用調整后的數字進行指標的計算。另外,要較好的進行績效的評價,還應測算相關的指標。
6、對有疑點的問題一定要一查到底,直到弄清楚為止,同時注意策略與技巧。
7、在進行審計評價時,應有充分的依據或證明。對審計過程中未予驗證的具體事項,或評價依據、評價標準不明確的事項不作評價。對未來事項不作預測結果的評價。評價采用的數據,應該是在審計中認定的數據,而不是企業提供的數據。
8、分清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如果是企業的違規行為應考慮是其經過的主觀因素還是外來的干擾,或者是否是其上級主管部門應承提的責任。
9、分清是前任的領導責任還是現任的領導責任。
10、分清是玩忽職守還是工作的失誤。
11、在對經營業績進行評價時,要本著客觀、公正的立場,注意語言的措詞與表達方式,不要帶任何的感情色彩。在評價中要分清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公司外部環境與內部原因、公司的效益與社會貢獻等關系。
四、寫報告時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報告的格式。
一般所里都會有各種報告的基本格式,但在實務中,還應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以避免與企業不必要的文化上的沖突。這需要我們在審計中注意了解企業文化,注意企業的上級文件或本企業文件報告的表達方式,文件的格式,習慣。在寫報告時要注意報告的格式,不要與企業的習慣相去甚遠。如,外資企業的習慣是以數字說話,他們不需要過多的語言陳述,你只要把主要的觀點陳述出來,剩下的就把數字對比、比率分析以表格等形式表達出來就可以了;而國有企業多半是習慣于看文字性的東西,特別是一老總,看到密密麻麻的數字頭都暈了,不管你做了多少工作,首先會引起他的反感。所以,要區別不同的情況應對。
2、注意報告的語言
文字表述多了,難免會帶上主觀色彩。所以,在寫報告時,一定要注意客觀、公正,忌夸大,勿形容,避比喻,實事求事。例如:企業提供了該經理任職期間取得的多項表揚、表彰。報刊雜志上的宣揚,企業所取得的名號。。。等等。。這些,請問能寫進報告里面么??
3、報告的初稿,力求簡潔,把發現的問題說清楚。
初稿完成后,先交給委托方征求意見。因為是離任審計,必然要涉及前任的責任與成績與后繼者及委托方之間較復雜的關系。在此,要提醒各位同事注意,一定要把握我們是中介是第三方的立場,不要受其任何一方的影響。對于審計發現的問題該披露的就披露,把問題交給委托方處理,特別是集團公司經理的離任審計,初稿交給委托方后,委托方會把握報告應披露的內容及程度。且初稿給了誰也要請對方簽收,并存檔,就算將來有什么問題,也好查證。
4、正式稿出來之前,要與被審計單位及接任者委托方一起開會并就審計中的問題討論。對特殊問題應向董事會匯報。
5、對遺留問題要審慎對待,對其可能對其后持續經營的影響,對以后年度利潤實現的影響,要征求離任者與接替者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