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工程造價合理減少圖紙設計成本?
工程造價是不是單獨的某個部分的造價,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的,它是建筑產品的總造價,施工圖設計階段影響項目投資的比例約占5%-35%,而技術設計階段久占35%——75%,初步設計階段影響的可能性約75%-95%,由此可知,項目投資的關鍵在于施工前的決策和設計階段,而項目決策后控制項目投資就在于設計控制。
通常情況下人們把設計階段為兩個階段,即初步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是控制基本建設投資規模和工程造價的最主要環節之一,過去較長時間卻普遍忽視了這一階段的控制,而往往把精力放在施工階段。
施工圖的設計階段影響投資的可能性約為5%-35%,是控制工程造價的又一重要環節,為了使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能全心投入設計,必須有經濟核算的價格觀念,達到少投入多產出,合理利用財力,物力和人力資源,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施工圖設計存在的主要因素是:有關部門領導存在著“重技術,輕經濟”的習慣作法,使參加工程設計的專業人員不能在單項或系統的各環節、各階段中充分發揮作用。
一些設計方案確定很少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在初步設計和施工設計圖階段往往處于被動,只好按已有圖紙進行計算,難以真正控制工程造價的可能降低。另外在建設價格管理上,近些年來項目出現的三超,即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現象嚴重存在。
一些設計人員由于自身的職業性及所處位置,經濟觀念相對薄弱,設計過程中有脫離實際,結構設計上保守,片面追求高標準,還有相當的設計人員自己的設計產品,具體花多少錢,效果如何,心中根本無數。最主要表現在對外部的裝修設計上,不能按建筑物的使用標準來設計,而又一味追求較高標準的現象。
在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原則上應按照初步設計標準進行,提高標準增加費用,如前面所述的例子,就使費用提高幾倍。在此,設計概算不能正常發揮控制工程造價的作用。
分析了上述情況,控制建設市場“三超”的幾點措施:
1、必須加強對設計變更的控制監督,堵塞由于不合理的修改變更而提高工程造價。
2、設計人員應深入施工現場,同經濟人員一同跟蹤對設計的具體施工,當發現設計與實際有差別,材料可以代用時,要及時征得監理人員同意進行更改,并由經濟人員檢查實際費用的增減,控制在投資范圍內。
3、建全專業設計人員經濟責任制,實行節約提獎的政策。按照投資概算、預算和結算的不同階段,將投資按專業分配,控制落實專業經濟責任制,使設計過程中的每一環節都在監理控制之中,并應在多層次方位對方案比較,對不負責任的突破階段造成浪費的要追究經濟以至法律責任。
4、建筑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及國際通行的慣例相適應,應發揮工程監理單位的作用,實行對建筑預算人員在設計全過程中的作用,使經濟人員能參預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密切同專業人員的協調配合,跟蹤監督管理。